1、應用算法推薦技術包括什么?
《規定》明確,應用算法推薦技術,是指利用生成合成類、個性化推送類、排序精選類、檢索過濾類、調度決策類等算法技術向用戶提供信息。
2、哪些部門將負責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活動的監管?
網信部門負責統籌協調全國算法推薦服務治理和相關監督管理工作。
3、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的用戶權益保護要求包括哪些?
①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應當以顯著方式告知用戶其提供算法推薦服務的情況,并以適當方式公示算法推薦服務的基本原理、目的意圖和主要運行機制等。
4、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如何報備?
《規定》要求,具有輿論屬性或者社會動員能力的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應當在提供服務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通過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備案系統填報備案信息,履行備案手續;履行備案手續。同時,明確了備案編號標注、備案信息變更、備案注銷等相關事宜。
附件:AI重磅監管:四部門聯合發布《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

研究了人臉識別數據的特點和應用分類,梳理總結了國內外人臉識別數據安全政策法規和標準現狀,分析了人臉識別數據安全風險
分享了SDK行業發展現狀,對SDK行業面臨的合規風險,向SDK及App開發者提出了安全措施建議,促進SDK行業生態的健康發展提供參考
國家密碼管理局令第1號,進一步貫徹落實《密碼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增強密碼法律法規的可操作性,確保立法項目高質高效推進十分必要
鏈計算通過區塊鏈分布式動態組網能力,構建出云,端,邊,鏈的無邊界協同的價值網絡,由鏈通信,鏈數據,鏈存儲,鏈共識,鏈協同,鏈安全以及鏈終端構成
1范圍及規范性引用文件;2金融數據安全評估概述;3金融數據安全管理評估;4金融數據安全保護評估;5金融數據安全運維評估
從對數據開放共享的基本認識、我國數據開放共享的基本情況、數據開放共享面臨的問題挑戰、加快數據開放共享的對策建議五個方面做了詳細解讀
白皮書聚焦零信任系統的模塊架構和模塊之間如何互聯互通的難題,從需求方、安全廠商兩個角度切入,深入分析目前零信任產品存在的痛點。
提出了網絡內生安全需求分類,并設想了內生安全面向未來的三個階段演進,引領業界的共同討論與思考,推動網絡內生安全發展的研究
數字技術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報告對用戶數據分享行為取得第一手洞察,相對于較少使用數字服務的用戶,更多使用數字服務的用戶,對隱私泄漏的擔憂會更強烈
數據安全是通過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數據得到有效保護和合法利用,并使數據持續處于安全狀態的能力,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深刻影響著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
打造智能化的未來網絡安全架構,實現風險持續檢測、威脅主動研判,智能全局防控;通過云網安一體的網絡安全新理念為智慧城市安全建設提供指導和參考
隱私計算能夠解決數據開放共享和 CIC國家工信安全中心中國隱私計算產業發展報告(2020~2021) 隱私安全保護的矛盾,可在保證原始數據安全隱私性的同時,實 現對數據的計算和分析,有望成為打破大數據現階段發展瓶頸的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