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印發《廣西基礎設施補短板“五網”建設三年大會戰總體方案(2020—2022年)》,用3年時間努力謀劃和強力推進一批“五網”(交通網、能源網、信息網、物流網、地下管網)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到2022年全區新建2.2萬個4G基站,累計建成5萬個以上5G基站;
建設新一代互聯網基礎設施,全面完成數據中心、業務分發、網絡、應用以及用戶終端IPv6改造,全面建成物聯網,提升工業互聯網網絡支撐能力;
加快中國—東盟信息港基礎設施平臺項目建設,建成中國電信東盟國際信息園、中國移動廣西數據中心等,爭取南寧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等項目獲批;
建成60個以上自治區級大數據重點支撐平臺,全區數據中心承載能力達到50萬架標準機架。
廣西未來產業發展重點: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北斗導航、地理信息、智能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生物醫藥、大健康、人工智能、高效儲能、生命科學等新興產業
要鼓勵企業引進工業4.0,建設智慧工廠,推廣智能化管理方式,加大機器人的使用力度,促進智能制造在廣西新型裝配式建筑材料領域大力發展。到2020年和2025年,分別培育6家及15家智能制造企業和數字工廠
AI迎賓接待機器人的核心是人機交互,在智能人機交互的研究中,對情感的識別、分析、理解、表達的能力是重點研發方向;從人類的語音,面部表情等多個維度捕捉情感信息,并對其進行分析和判別
多模態感知技術讓機器人具備類似人類五感的多模態智能感知能力;通過表情識別、語音情感分析等技術,讓機器人感知人 類情緒并做出相應情感回應,增加親和力和互動性
AI陪伴機器人在外觀設計具備人類相似特征;在行為模式上模仿人類的行為,具備手眼協調,動態足控制能力;在各個領域的實際應用和用途,協助人類完成各種復雜任務
機器人機械手有多個關節和多個自由度,具有很高的靈活性;配置了必要的傳感器,可以精確控制機械手的操作;微小的外形尺寸使得機械手具有很高的操作精度
展廳迎賓機器人的“小腦”核心技術正在從基于模型的控制方法向基于學習的控制方法演進,視覺-語言模型為機器人學習復雜技能提供了新的范式,有很強的泛化能力,能夠根據不同的指令組合技能
基于模型的小腦技術路線控制方法有ZMP判據及預觀控制,混雜零動態規劃方法,虛擬模型解耦控制;基于學習的小腦技術路線控制方法有強化學習和模仿學習
迎賓服務機器人需要整合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知模態,使機器人在復雜場景中做出更準確的決策;結合聽覺和觸覺信息,機器人可以更好地理解人類的指令和情感狀態
LLM(大語言模型+VFM(視覺基礎模型)實現人機語言交互、任務理解、推理和規劃;VLM(視覺-語言模型)實現更準確的任務規劃和決策;VLA (視覺-語言-動作模型)解決機器人運動軌跡決策問題
迎賓機器人需要具備與人類實時的任務級交互能力,快速理解人類通過語言,手勢等方式給出的指令,有效執行;迎賓機器人需要能夠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獲取信息
手冊分別介紹各AI平臺的基本功能與特點、安裝與使用、使用技巧與建議,及其注意事項與安全問題等情況,將會是您掌握和應用中文大模型 AI 平臺的入門級使用指南
研究推進行業應用發展標準化的參考架構,期望為各行業主體明確人工智能應用建設發展的重點和目標,降低應用開發和復制的邊際成本,為加快推進人工智能行業應用規模化落地提供有益參考
首先回顧無線通信發展范式,在梳理無線內生安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無線內生安全基礎理論;總結了支撐無線內生安全的關鍵技術,展望了無線內生安全在 6G 中的應用